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奔涌向前之际,江苏省丰县以广袤田野为卷,特色产业为墨,奋笔疾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篇章。从豆田里藏着的 “绿金”密码,到瓜棚中孕育的甜蜜希望,再到苗木基地里的精耕细作,各镇、街道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走出了一条条产业兴、农民富的康庄大道,勾勒出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
走进凤城街道大堤口村的毛豆种植大棚,温热的空气裹挟着绿意扑面而来。一排排毛豆植株整齐排列,叶片间,几条肥嫩碧绿的豆丹缓缓蠕动。养殖户史先斌小心捧起一条肥壮的豆丹,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这是今年的头茬豆虫,主要销往连云港,产量相当不错!”豆丹,作为豆天蛾的幼虫,蛋白质含量极高,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大堤口村看准这一商机,在考察中发现豆丹养殖技术门槛低、经济效益高的优势后,果断引入项目。如今,不少村民通过“种豆养虫”,找到了增收的新密码,曾经的害虫摇身一变成为致富 “绿金”。
而在华山镇石楼村的西瓜大棚内,同样是一派丰收的景象。绿油油的藤蔓间,圆滚滚的西瓜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种植户张金志穿梭在瓜蹊之中,轻拍西瓜,听着“咚咚”声满脸自豪:“今年的瓜个头大、甜度高,预计又是一个丰收年!”他种植的27亩10大棚“美都”西瓜,采用科学种植与精细管理,品质和产量双提升,单瓜大多超10斤,亩产量达7000至8000斤。大棚西瓜3月栽植,5月中旬上市,比露天西瓜提前近一个月,价格优势明显。随着西瓜的陆续成熟,石楼村已经提前与各大水果批发商、超市等建立了合作关系,销路不愁。更值得一提的是,石楼村创新采用一年三茬轮作模式,西瓜收获后接力种植粘玉米、蒜苗、羊肚菌等经济作物,让土地全年高效利用 “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