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丰县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江苏丰县“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     来源:交汇点新闻

近年来,江苏省丰县坚持三农“重中之重”战略思想不动摇,抢抓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机遇,围绕抢占数字农业农村制高点目标,突出数字赋能,注重强基拓路,以“数字+”方式加速重构农业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模式,努力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探索出一条“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该县深刻认识到,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关键在党、核心在人、力量在组织。围绕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乡村治理“顶梁柱”作用,实施“三提一争创”促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去年以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38个,优化调整村级党组织书记56名,真正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加强数字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利用远程教学、云课堂等多种信息化手段,组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村居民、基层干部等不同群体参加数字素养培训,截至去年年底,组织138名村干部攻读大专学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万余人次、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培训1万余人次,基层干部数字素养培训5千余人次,建设了一支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人才队伍。

“数字+平台”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数字化转型,优化乡村治理效率。该县通过推动大数据与乡村网格化社会治理融合方式,构建了“一张网、两级平台、三级研判、速应处置”的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实现了乡村治理从经验治理向数据治理、从被动响应型治理向主动预见性治理转变。一是建设社会治理一张网。将全县科学划分1035个网格,合理配备专职网格员,把基层党建、综合治理、生态治理、安全监管、便民服务等工作纳入网格之中,从县级层面把散落各处的点线面、人事物统筹整合起来,确保社会治理工作的多条“线”都穿进网格化管理这根“针”。深化“精网微格”工程,建制村全面推广运用“清单制”和“积分制”,治理成效明显提高。二是建设“两级平台、三级研判”工作机制。拓展丰县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成立县镇两级“互联网+综合治理”指挥中心,聚焦乡村治理领域高频事项,整合110、120、12345等50多个平台,统一接入县“城市大脑”。建立“一般事项、复杂事项、疑难事项”分级分拨机制,由县“城市大脑”将乡村治理有关事项“智慧”分拨给县镇两级“互联网+综合治理”指挥中心处置,基本实现了乡村治理事项的高效快速分拨处置。围绕推动基层治理扁平化目标,构建县镇村三级研判模式,深化拓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强化源头治理,推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形成“有事找网格、小事不出格”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三是建设高效快速的处置队伍。坚持每月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持续提升交通、环保、电力等21支体制内救援队伍应急处突能力;成立“丰县速应服务队”且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整合蓝天、猎鹰等6支民间救援力量进驻“城市大脑”,做到信息共享、协同作战。目前全县各类应急处置队伍已达2200余人,累计受理各类问题案件26.5万余件,有效处置率100%。

“数字+民生”推动乡村治理服务数字化升级,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该县聚焦实现城乡一体建设、融合发展,集成实施“数字+民生”工程,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公交、供水、保洁等数字化改造升级建设,加快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一是推进教育一体化。试点智慧教育,与科大讯飞等公司合作,开展精准化、个性化智慧教育,截至去年年底,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教室的上网终端配置比例达到80%,远程教学设备农村学校覆盖率达到100%,让更多农村学生听上了“名师课”。二是推进医疗一体化。建立覆盖90万人口的全民健康大数据库,构建城乡一体远程问诊体系,截至去年年底,远程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通过“镇村检查、县级诊断”,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三是推进供水供气一体化。加快城乡供水数字化运行,投资数亿元高标准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源、同网、同服务,确保农民饮用水安全;实施管道天然气“镇镇通”工程,截至去年年底,11个镇(街道)燃气畅通,用气价格全市最低,城乡燃气一体化数字化改造县域占比达80%,1000户困难(独居)老人完成居家燃气泄漏报警数字化改造,燃气管网运行安全性大幅提升。四是推进公交物流一体化。推广智慧公交,截至去年年底,智慧交通县域覆盖率达到90%,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徐丰、丰沛、丰鱼公交投入运行,行政村实现公交全覆盖,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打造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智能托运、运输、分拣逐渐成为常态,镇村物流成本极大降低、效率明显提升。五是推进环卫保洁一体化。建成智能人居环境监测平台,实现对全县涉农村居、镇级垃圾中转站和规模养殖场在线远程实时监测,完成2个镇(街道)垃圾治理数字化改造,推动城乡面貌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数字+要素”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数字化转型,夯实乡村治理基础。该县坚持用工业化思维、产业化思路、数字化手段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业大数据归集共享、数字农业农村服务等数字乡村平台“八大应用场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力求以产业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是完善数字农业产业链。积极创建省级农高区,推广应用信息监测、数据分析、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推动“果菌菜牧”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引进阿里、京东等数字企业60多家,建成智能化无人育苗基地、数字化农牧场等示范项目,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靠经验生产管理转变为智能化决策、精准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二是贯通市场营销供应链。以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为契机,与阿里集团合作构建“1+1+N”市场化运营机制,积极发展“综合批发市场+电商物流配送”“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业态,建设镇级电商快递服务站15个、村级电商快递服务网点120个,建成周边县域规模最大、功能配套最齐全的中国农批基地和县级智慧物流分拨中心。三是拓展农副产品价值链。建设优质牛蒡等种质资源库,推动实现由卖产品向卖种子转变。引入蚂蚁区块链技术和服务,实现288种农产品安全可溯,特色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升。丰县牛蒡、丰县苹果和丰县梨作为古黄河泛区案例入选国家优质地理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