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丰县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丰县产业富民的助推器
发布时间:2017-12-29     浏览次数:     来源:

 

丰县农干校以“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工作目标,精准对标,精准培育,2017年共举办农业职业技能共培训22期,培训学员4125人,发放教材16000余册,为丰县产业富民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推器。

一是注重摸底调研,实施分类培训。在培育任务下达前期,积极调研全县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层次、类型、分布、产业现状以及培训愿望,提高了培训针对性,满足农民种养技术、产业发展、经营服务等需求。充分考量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筛选出优质果品、设施农业、畜禽养殖、特种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制订培训方案,统筹谋划,按照不同的产业类型组织学员开展培训。

二是优化师资结构,精准培训教师。采取院地合作和筑巢引凤的办法,加大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合作,聘请、抽调一批高层次专家,组建“专家师资库”相结合的方式,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信息开放、资源共享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

三是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涵。采用了专题讲座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经验交流与专家点评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小组讨论与分组跟踪指导“四个相结合”培训形式,充分调动学员脑、心、眼、耳、口、手、腿等感官,在训中学,在学中看,在看中思,在思中议,在议中评,在评中导,在导中育,在育中训,让学员接受生产管理技术、产业经营理念、农村政策法规、创业技巧能力建设等模块内容。

四是拓宽培训思路,彰显培训特色。在农委系统内,与粮作站、兽医站、植保站、蔬菜所、果业股、农业执法大队等单位联合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在全县范围内,与组织部、县妇联、团县委加强合作,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村官、全县妇女创业、全县青年创业培训。除注重进行传统模式的培训,另开展信息化服务,培植扶持学用结合的信息致富示范户,利用中华果都网、12316服务平台发布农民培训、农村政策、农业技术等信息,为学员提供了农产品销售平台,并开通了12316农业专家热线,充分彰显了培训特色。

五是加大培训宣传,选树学用典型。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江苏农业网、江苏农民培训网等政府网站发布培训工作信息40多条,丰县电视台全程跟踪报导了县农干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的集中培训、参观实践、职业技能鉴定实况,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重要作用,营造培育范围。积极开展培训典型事例收集、整理,收集创业致富标兵、优秀讲师的事迹准备汇编成册,作为案例在各种会议和各类培训上宣讲。让致富有成者具有成就感、责任感,提高自加压力、不断奋进的意识,让参训学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更多的学员走上创业致富之路。